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docx
前言
10·24重要讲话精神强调要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让我 国在区块链这个新兴领域走在理论最前沿、占据创新制高点、取得产业新优势。要推动协同攻关,加快推进核心技术突破,为区块链应用发展提供安全可控的 技术支撑。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还处于初期阶段,核心技术不成熟是原因之一。只有核心技术成熟,才能满足公链和联盟链技术开发的需要。智能合约是一种 无需中介、自我验证、自动执行合约条款的计算机交易协议, 近年来随着区块 链技术的日益普及而备受关注.。从区块链程序设计的角度看,智能合约可以 简单理解为只能被区块链上的交易激活的一段代码、一个小程序。可以把智能 合约类比为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和触发器,共同点都是一段托管代码,通过外 部调用触发一段代码的执行。智能合约使区块链这一分布式账本技术具备了图 灵完备性,开启了区块链2.0时代。
随着发展区块链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政府对区块链产业支持力度逐步加大,越来越多传统企业布局区块链应用。然而由于核心技术不成熟,很多开发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甚至还面临不少的挑战。其中智能合约的漏洞问题一直是用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为了让大家了解智能合约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陀螺研究院联合成都链安、荷月科技、溪塔科技、宇链科技和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联合发布陀螺研究院《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
3
目录
Table of Contents
前言 2
一、 技术发展概述 5
智能合约的定义 6
与传统合约的比较 6
技术特点 8
技术开发的意义 9
二、 技术原理及分类 10
智能合约工作原理 11
技术路线分类 15
三、 技术应用情况分析 19
应用还处于早期 20
处理的逻辑比较简单 20
智能合约漏洞问题备受关注 21
智能合约的应用趋势 22
四、典型案例分析 23
智能合约在DeFi中的应用 24
智能合约在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业务中的应用 27
智能合约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不动产登记 28
智能合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电子合同存证 30
智能合约在疫情防控的应用:宇链科技“出入通” 31
4
五、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33
发展趋势 34
面临的挑战 35
六、 总结 38
5
一、技术发展概述
智能合约的定义
智能合约的定义
与传统合约的比较
技术特点
技术开发的意义
6
智能合约的定义
智能合约是一种计算机协议,旨在以数字方式促进,验证或强制执行 合同的谈判或履行。智能合约可以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靠的交易,这些交易是可追踪且不可逆的。1994年,创造该术语的Nick Szabo首次提 出了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概念提出的时机并不成熟,缺乏可执行以及验证 的平台,同时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并不发达,缺乏大规模的落地场景,因此 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
21世纪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智能合约落地提供了基础,同时2009年 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比特币则为智能合约提供了可信平台,但比特币 的编程语言是一种非图灵完备基于栈的语言,因此应用范围有限。2013年,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发布以太坊白皮书,并带领团队于2015年发布了以太坊平台,实现了将智能合约大规模使用的可能。
智能合约是在区块链系统的可信运行环境里运行的计算机代码,该代 码包含一组规则,智能合约的各参与方根据该规则进行交互。当触发条件 满足预定义的规则时,协议将自动执行。智能合约代码可验证和执行协议,并促进交易的执行。智能合约的主要特点是使用特定的编程语言并在可信 的运行环境下执行,区块链记录所有的操作过程,通过可信执行环境的输 出来验证和确认执行结果。智能合约技术能够采用自动化的流程,可减少 人为参与,优势在于节省时间降低成本,且难以篡改。智能合约的这些优 势能提高效率并降低人为参与造成的错误,目前已经在金融科技和供应链 管理等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与传统合约的比较
智能合约和传统合约本质上是不同的两种事物,智能合约的使用范围
更广,传统合约的约束力更强。下面仅在合同主体、自动执行和执行的灵 7
活性等方面比较。
合同主体和仲裁对象
传统合约的主体为自然人或法人,而智能合约的合同主体为任何可触发合约的事物。触发合约的前提条件是有能给智能合约提交信息的通道,如一个接口程序。能够提交符合条件的信息的主体即可触发合约,如自动执行程序,物联网设备,人工智能,人等等。这些主体并不是都具有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从这一点上看,智能合约和传统合约的区别很大。智能合约的仲裁对象只能是合约约定的数字资产,现实世界的实体如果未转换或者抵押为数字资产都无法用来交易,而传统合同的仲裁对象是权利和义务,可以使实体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