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炒币=破产?这对CP的惨痛教训,让你秒懂虚拟货币投资风险!




昔日恋人斥巨资

共同炒作虚拟货币

想借此走向人生巅峰

可是到头来赔了夫人又折兵


基本案情

2022年,小美(化名)与小帅(化名)签署借条一份,约定小帅向小美借款52万元,分一年半还款,并支付借款利息5万元。后双方因还款事宜产生纠纷,小美将小帅诉至固始法院,扣除小帅已归还的10万元,要求法院判决小帅归还借款42万元及利息。








审理经过


一审庭审中,小帅辩称双方系恋人关系,借款形成原因系其与小美共同炒作虚拟货币产生亏损,为安抚小美情绪不得已才签订的借条,并未收到借款。小美则称其并不知何为虚拟币,仅是受小帅指示按照其要求向他人转账,也未逼迫小帅签订借条。


法院经审理认为,通过双方间的微信聊天及转账记录,可以认定小美知晓何为虚拟货币且与小帅共同炒作虚拟货币,小美诉称向小帅交付的借款款项实为双方购买虚拟货币的资金往来。则本案债权系小美、小帅共同炒作网络虚拟货币而形成,即便小美持有小帅出具的借条,但双方之间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公序良俗,应确认双方间的借贷合同无效。遂判决驳回小美的全部诉讼请求。


一审判决后,小美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该案现已生效。








法官说法




周泽然 

固始县法院黎集人民法庭负责人





近年来,“比特币、以太坊、狗狗币”等虚拟货币盛行,由于此类虚拟货币具有匿名性且无国界限制,已经成为很多新型网络犯罪的多发高发领域,也吸引了很多所谓的“投资者”。然而,虚拟货币非货币当局发行,本身不具备合法的价值属性和流通属性,并不属于网络虚拟财产。任何法人、非法人组织和自然人投资虚拟货币及相关衍生品,均系违背公序良俗的无效民事法律行为,由此引发的损失由其自行承担。


同时,广大群众一定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切记警惕、远离虚拟货币投资等非法金融活动,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否则不仅无法从中获得收益,还会面临本金全失的风险。


(固始县法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