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被割!“狗狗币”“屎币”暴涨出圈 奇怪概念的小众币风险几何?
随着“狗狗币”、“柴犬币”等加密货币的价格暴涨,不同概念的小众币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5月9日,刚接触加密货币行业的用户王艳(化名)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只狗来了,两只狗来了,狗轮流出现,我忍不住了。”不再投资了。”
王岩表示,之前他并不清楚炒币的流程,但最近加密货币价格暴涨的消息终于让他产生了兴趣。在他的周围,还有很多币圈新手也被这样的消息所吸引,热门的小众币种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它没有赶上‘狗狗币’的早期崛起,但它最终还是搭上了‘狗屎币’的潮流。”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了解到,2021年3月以来,一个名为“柴犬”的代币项目成为币圈部分人士的“新宠”。据官方介绍,柴犬是去中心化自发社区建设的一个实验。其发行的代币SHIB俗称“柴犬币”,而更多人则称这种货币为“柴犬币”。
全球币价网站数据显示,自2020年8月上线以来,“屎币”币价长期低于0.0美元。从2021年4月开始,“屎币”的价格开始大幅波动。 5月7日突然大幅上涨,5月8日涨幅超过251%,近30天“屎币”价格上涨26967.0%。这也导致很多人将“狗屎币”称为“狗狗币2号”。
随着“屎币”价格的暴涨,汪言赚到了币圈的第一桶金。王艳表示,由于是第一次尝试炒币,本金投入并不多,但很快就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回报。 “狗狗币之前就暴涨过,这种小众币种难免会让人产生侥幸心理,短短几个小时就能获得如此利润,让人震惊,但交易过程没有任何规则,完全靠运气,感觉很奇怪。”人很容易迷失自我,所以我们应该更加谨慎。”
中国人民大学助理教授王鹏表示,比特币等货币价格上涨引发了加密货币市场的火热。在多个消息源推动下,引发市场对狗狗币等概念货币的猜测。吸引大量交易用户入市后,会导致某种币种供需失衡,短期内价格上涨。对于进入市场的用户来说,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的投机行为。
对于“柴犬”交易价格突然上涨,业内普遍认为与其真名“柴犬币”有关,也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我在寻找一只柴犬”密不可分。称呼。一些交易所还紧急推出“屎币”交易,进一步推高其价格。
狗狗币的价格变化也被认为是“狗币”大幅上涨的原因之一。 5月8日,狗狗币一度涨幅超过251%,交易价格最高达到0.74美元,再次引发狗狗概念币板块大幅波动,价格波动也体现在其他小众币种上。
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18:00,“屎币”交易价格为0.00美元,24小时涨幅达124.1%,近一小时跌幅达6.5%。此外,秋田犬币(“AKITA”)日内上涨39.14%,贵宾犬币(“POODL”)上涨73.15%。狗狗币交易价格大幅暴跌,报0.50美元,过去24小时暴跌30.8%。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屎币”、“皮卡丘币”、“乌龟币”等币种层出不穷。一些小众币种偶尔会因为特定事件造成巨大波动而掉出圈子。在成为焦点的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于此类小众币价值的讨论。
王鹏认为,“屎币”这样的加密货币本质上并不具备货币交易功能,更多地被定义为一种商品。加密货币价格的大幅上涨主要是由于市场炒作引发的炒作。 “这也意味着用户购买这种货币并不是因为它本身的价值和功能,更多的是为了短期利润。热度结束后,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会因为支撑不住而暴跌。”
独立经济学家王炽坤补充道,小众加密货币的流通量较小,更多的加密货币被庄家锁定。庄家可以轻松控制交易和交易价格,最终通过大量买卖和投机导致相关加密货币的价格暴涨暴跌,收获普通投资者。 “这种加密货币泡沫是必然存在的,如果政府进一步加强监管,泡沫可能会被刺破。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普通用户应避免配置这些加密货币。”
对于普通用户如何规避这种风险,王鹏强调,加密货币暴涨的消息吸引了大量用户,其中也包括大量新人。然而,加密货币交易与传统资本市场不同。交易过程本质上是非公开且不透明的。缺乏价格限制也放大了风险。尤其是一些小众币,波动性和风险更大。普通用户必须充分认识此类交易的风险,不能因为各种上涨消息而盲目入市。高回报必然意味着高风险,用户一定要避免冒险。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宇 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