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源战略,腾讯于2021年5月发布“首届腾讯犀牛鸟开源人才培养计划”,希望企业界和教育界形成合力,打造面向高校学生的开源课程和开源实践培养方案,培育开源人才,普及开源文化,助力开源人才生态的发展。

首届项目由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作为联合指导单位,包括开源基础培训、开源进阶研学、开源项目实战三个环节,项目涉及云原生、微服务、容器、AI、大数据、前端、物联网/边缘计算等多项技术热点。

各位同学报名即可参加线上开源系列课程,学习开源知识,对话学界及产业界大咖。其中入选开源项目实战的学生将在导师的一对一指导下,利用暑假开展编程实战,并有机会获得腾讯开源贡献者证书(目前全球只发出了10+张)。

腾讯犀牛鸟开源人才培养计划指导委员会专家(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 包云岗
    •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副所长
    • 中国开放指令生态(RISC-V)联盟秘书长
    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结构,包括数据中心体系结构、开源处理器芯片敏捷设计等。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基金委、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重大项目及课题负责人,相关工作发表于ASPLOS、CACM、HPCA、ISCA、NSDI、SIGCOMM等国际一流学术会议与期刊。荣获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获“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 胡事民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长江学者,万人领军人才
    • 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亚洲图形学会副主席
    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智能信息处理、系统软件等。在ACM TOG、ACM SIGGRAPH、IEEE CVPR等重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 栗蔚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大所副所长
    •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秘书长
    负责可信云、云计算开源、云保险工作,编写YDB 144-2014《云计算服务协议参考框架》,《面向政务的云服务》系列标准YDB 143.1-2014---YDB 143.5-2014,ITU-T Y.3501 < Cloud Computing frameworkand high-level requirement>等云计算标准20余项。
  • 彭鑫
    •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软件学院副院长
    • 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
    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开发大数据分析、智能化软件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泛在计算软件系统等。2016年获得东软-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
  • 武永卫
    •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副系主任,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主要从事并行与分布式处理、云计算和大数据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重要国际期刊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FSE 2014等国际会议或期刊年度最佳论文4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 吴中海
    •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 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10多个国家级项目/课题,以及20多个产学研合作研究项目。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主持研制多个大型软件系统并成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
  • 王巨宏
    • 腾讯公司副总裁
    • 腾讯开源办公室主任
    2019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和深圳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入选CCF会士、福布斯2019中国科技女性榜TOP50之一、担任IEEE Industry Advisory Board Committee委员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