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弹性、柔性、鲁棒性、脆性的对比分析及相关模型介绍.doc
供应链弹性、柔性、鲁棒性、脆
性的对比分析及相关模型介绍
杨阿婷
2011-05-19
报告结构
供应链柔性、弹性鲁棒性和脆性
供应链弹性量化模型和方法
启示和想法
2
供应链柔性
供应链柔性的概念
柔性(Flexibility):是系统处理变化的不确定性的一种能力。“能力
”(ability)和“不确定性”(uncertainties) 是柔性定义中的关键要素。
供应链柔性的概念可追溯到Slack(1987),他认为供应链柔性是指供应链 对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作出响应的能力,包括生产柔性和交货柔性。
Voudouris V(1999)认为供应链柔性可以通过作业资源能力的富余程度来体 现。
Jordan(1995)和Sabri(2000)将供应链柔性定义为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需
求环境下,供应链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产出水平的能力,并且应用
供应链经营资源的富裕能力来计量供应链柔性。
Garavelli(2003)将供应链柔性定义为系统正确而快速地应对内外部环境变 化的能力。
3
供应链柔性
供应链柔性的概念
Sabri,Beamon(2000)指出,供应链柔性主要是指生产柔性和分销柔性,
生产柔性用生产能力和生产能力利用之差衡量,分销柔性用现实的分销
量和客户需求之差来衡量。
马士华(2000)指出,供应链柔性对于需方而言,代表了对未来变化的预期
,对于供方而言,它是对自身所能承受的需求波动的估计。
Sanchoy(2003)认为,供应链柔性是供需关系在变动供应条件下具有的弹
性。
供应链柔性是指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协同供应链成员,经济而快速
地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
4
供应链柔性
供应链柔性的要素
Vickery et al.(1999)是比较早的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柔性的,他将供应
链柔性要素分为产品柔性、数量柔性、新产品柔性、分销柔性和反应柔
性。
Rao(2002)等人从资源的利用和产品生产与转移的角度将供应链柔性要素
划分为资源柔性、过程柔性和产品转换柔性。而这种划分同样忽视了供
应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合作伙伴战略关系与供应链系统重构问题。
Lummus(2003)在此基础上对供应链柔性要素进行了调整,给出了五个基
本要素,分别为运作系统柔性、物流过程柔性、供应网络柔性、组织设
计柔性和信息系统柔性。
张云波(2004)从系统的角度建立了供应链柔性系统集成模型,将其分为了
6个子系统,分别为制造柔性、物流柔性、研发柔性、资源柔性、决策柔
性和信息柔性子系统。
5
供应链柔性
供应链柔性的量化研究
现今对于供应链柔性的测量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关注某一因素从契约或生产的角度直接测量柔性,例如通过测量
供应链的成本、库存水平、提前期、利润等方面来考察定单变更能力来
评估供应链柔性。
Beamon(1999)应用产量柔性、运输柔性、混合柔性和新产品柔性来衡量供应
链的柔性。
Das,Abdel-Maled(2003)从订购提前期和订购批量的角度测量了供应链的柔
性,将订单变更的能力作为供应商选择的标准,重点是从供应契约和合同的
角度来研究供应链柔性。
李燕等(2007)应用价值工程理论探讨了提升柔性对收益与成本增加之间的关
系,指出柔性功能的强弱最终体现为柔性的构建所引发的短期收益和长期收
益增加的多少。
Gong(2008)从经济性的角度对供应链柔性进行评估,构建了由人员柔性、设
备柔性、路径柔性和信息技术柔性组成的供应链柔性模型,可通过研究结论
来制定合适的生产策略进行多产品的生产。
6
供应链柔性
供应链柔性的量化研究
另一类是通过设计量表和专家意见来测量组织关系的评估。
Gupta和Nehra(2002)通过专家对供应链柔性指标的打分,应用层次分析法评
价供应链中组织柔性,并强调供应链中组织内部及之间的信息交流对供应链
柔性管理的重要作用。
Pujawan(2004)通过案例研究专家评价供应链柔性中的产品运输柔性、生产柔 性、产品研发柔性、供应柔性来探讨供应链柔性水平。
这类方法虽然能考虑全面但对供应链柔性的测度仅是从静态衡量,而柔
性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要动态的测量供应链的综合柔性才有实践意义。
7
供应链弹性
弹性的概念
弹性(Resilience):源来自于材料学,指材料变形之后恢复到初始形状 的能力。
作者 定义 领域
Merriam-Webster (2007) 指物体变形之后恢复到初始大小和形状的能力 工程学
Holling(1973)
Folke et al.(2004)
系统在均衡改变前吸收扰动的能力;
指出生态系统四个特点:多样、高效、适应性、
生态学
Fiksel (2003) 凝聚力
Bonanno (2004)
Gorman et al.(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