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出事了要逃吗?
对用户而言,交易所经营善不善、市占率多高、组织内部有无纠纷,可能都不是用户最关心的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资产安全:「我在交易所里的钱是不是可以全额提出来?」
若事件跟资产安全没什么关系,例如员工吵架、创办人花边新闻,那并不需要FUD(无谓的恐慌),但如果是会影响到资产的事件,例如被盗、交易亏空、重大资安问题,有时就算当下不直接影响,随着事件发展,也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若有疑虑就先跑再说。大家常说的一句话:安全总比后悔好,有疑虑就是先走,先求安全。
如何知道交易所实际资产状况?
FTX事件后,为了重振用户信心,许多交易所开始秀肌肉,公开资产证明(Proof of Assets,PoA),让外界得以检视交易所的实际资产状况。然而,仅凭资产证明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用户更关心的不仅仅是交易所拥有多少资产,而是交易所是否拥有足够的储备来全额支付用户的资产。
以一个假设为例,交易所A拥有500亿的资产,看起来数量很大。但如果用户的总资产价值是1000亿,那么这意味着交易所并没有全额储备,而是挪用了一半的资产,这样的情况存在很高的风险。
因此,想要证明交易所是否有全额储备用户资产,重点应该放在储备证明(Proof of Reserves,PoR)上。用户在交易所中存放的资产对于交易所来说是一种负债,这些资金实际上属于用户,是一种债务。储备证明的概念在于证明交易所对每笔负债都有足够的储备。
不过储备证明可能相对较复杂,但许多大型交易所已经提供了相关页面和验证教程。相比之下,资产证明可以提供更快速和即时的信息。如果交易所的资产有大幅变动,可以从链上数据中快速了解情况。然而,这仍然有一定的限制。如果交易所遭受黑客攻击或盗窃,可以从资产证明中看到资金的流出情况。但如果交易所挪用资产,例如将用户的币用于DeFi等活动,这是无法从资产证明中得知的。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