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在早前的文章里,小巴给大家介绍过判断基金质量以及筛选优质基金的方法。
但小巴发现,即便拿到不错的基金,很多小白投资者还是会陷入“买了就跌,卖了就涨”的投资怪圈。
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白拿到一个投资品,往往只有“一次性买进去”这一种方式,很难适应多变的投资环境。
就拿最近来说,股市上蹿下跳,连带着很多基金的表现也不太稳定,往往一个月下来收益回到原点。
那么在这样“震荡”的市场有没有合适的投资策略呢?有的,今天小巴就和大家介绍适合“震荡”市场的“网格投资策略”。
“网格策略”是什么?让我们直接用一个“网格策略”的操作案例来理解它。
假设小巴有1万块钱,准备投资一只基金,这只基金最近3个月的价格在1.7-2.3元之间上下波动,如果一次性买入,最近3个月几乎没有收益,如果换“网格策略”来投资,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根据价格波动区间找到中间价格2元,并以0.1元为步长(这个数据如何得出,下文中告诉你),将1.7—2.3元这个震荡区间分成6个网格。
接下来开始运行网格策略:
① 将资金按照网格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
比如刚刚我们把网格分成了6格,则可以将资金平均分为6份。
网格策略需要一定的初始仓位,通常设置为50%左右。
因此,第一笔我们将以2元初始价格,买入50%资金,即3份,剩余3份留在手上备用。
② 价格开始变化,每下跌0.1元买入1份,每上涨0.1元卖出1份。最低跌到1.7元时全部买入,持有6份,最高涨到2.3元时持有0份。
点击放大
之后重复这样的过程,下跌0.1元买入,再次下跌再次买入,上涨0.1元卖出,再次上涨再次卖出……
如果上述基金价格跌破1.7元的下限,比如跌到了1.6元,则全部卖掉避免进一步损失。
以上就是网格策略的演示,核心操作可以归纳为在特定区间内的低买高卖。
当投资品围绕着某个价格涨涨跌跌时,其间的每一段上涨都可以产生收益,它们就像一条条鱼儿不断地出现又消失。
每一段上涨都是利润空间
使用“网格策略”,就是看准那些在某个区间内震荡的投资品,编织一张渔网,将这些“鱼儿”(盈利空间)打捞起来。
网格策略
▷适合人群:时间比较空闲的人,对投资品价格“震荡”期间收益不满意的同学。
▷上手难度:★★
▷适合的投资品:指数基金(ETF)、LOF基金、股票等。
▷适合的时机:当投资品价格始终围绕着某个价格上下波动时。
那么问题来了,在“网格策略”具体执行中,前面提到的交易区间、网格大小等数值如何确定呢?
“交易区间”和“网格大小”怎么定?
执行“网格策略”,需要提前确定好两个参数,即“交易区间”“网格大小”。
① 交易区间
找到合适的交易区间,即解决在哪块区域撒下渔网最容易捞到鱼的问题。
不同的投资品价格以及波动的范围截然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历史价格走势来划分合理的交易区间。
比如某ETF基金的价格始终在3元钱左右徘徊,波动范围在0.3元左右,那将交易区间设定为2.7元—3.3元就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区间。
② 网格大小
网眼大,只抓大鱼;网眼小,小鱼小虾都不放过。
网格策略也是一样。确定交易区间之后,网格划分得大一点,交易次数少,每次就吃大一点的波动;划分的网格越密,小波动都会被捕捉,盈利机会多,但随之而来交易次数、交易成本都会上升。
结合网格策略的特点,一般网格划分为投资品价格的5%左右为一个区间比较合适,如案例中2元的价格,5%一格就是0.1元。
当然投资品之间都有差异,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网格大小。
网格投资策略,是经过市场验证有效的投资策略,它的优势在于不作预测、执行简单,在震荡的市场能收获超额收益。
当然“网格策略”还有几个注意事项:
首先,资金量比较小的同学不适合用“网格策略”投资,小资金很难支撑下跌阶段的不断买入;
其次,部分基金7天内赎回手续费较高也不太适合网格交易,另外在网格执行中,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来关注涨跌;
最后,值得警惕的是“网格策略”仅仅适用于震荡市场,它并不适合持续下跌或者持续上涨的市场。
* 即便历史行情在震荡区间中运行,也不能保证未来会持续震荡,因此“网格策略”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风险,对于小白投资者来说,执行策略的过程中确保交易区间之外不投资,以及交易区间内严格执行计划非常重要。
在特训营中,老师不仅会手把手教你常见投资品的筛选、投资的方法,还将为你解答投资中的细节问题,为你打通从了解投资到落地实操的整个流程。
报名学习
◎ 学习流程:
报名成功 → 添加班主任微信 → 耐心等待开营 → 加入社群 → 开始7天的学习之旅 → 顺利毕业
8月21日—8月27日
《7天小白理财特训营》 第49期
9.9元开启投资之旅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